【崆峒】政策赋能强根基 品牌领航促发展 家协协同谱新篇——崆峒区家政服务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崆峒区人社局紧扣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主线,以政策体系为支撑、劳务品牌为引擎、行业协会为纽带,多维度推进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实现“技能提升、就业扩容、产业升级”三位一体发展。截至2025年6月,全区累计培育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超5000人,“点对点”输转家政服务人员2500余名,累计为下岗职工和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带动就业增收超亿元,相关经验获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政策“组合拳”筑牢发展根基。积极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若干措施》,出台《崆峒区促进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构建“技能培训—职业认定—就业扶持”全链条政策体系。累计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34期1680人,培训对象全部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高级月嫂月收入可达1.28万元。先后举办四届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强技、以赛提能,形成“以考促训、以评促优”的良性循环。通过与东部协作地区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点对点”输转机制,累计组织2500余名家政服务人员赴北京、上海等地就业,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精准对接。依托“零工市场”创新“人社直播带岗”宣传模式,2024年以来通过抖音平台开展家政服务用工企业线上招聘6期,达成就业意向40余人,实现“指尖上的就业”。
品牌“金钥匙”打开就业新局。构建“1+4”劳务品牌体系,结合崆峒区家政服务业发展实际,以农村妇女、城镇就业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打造培育具有“崆峒特色”的“崆峒月嫂”劳务品牌,形成一支“技能专业、服务规范、口碑优良”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队伍。为提高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综合素养,满足员工上岗需求,开展“跟岗实操—独立服务—星级晋升”三阶实训,确保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零误差”,设立金牌月嫂、星级月嫂等9个等级;推行“技能考核+服务评价”双轨认证,建立动态晋级机制,最高级月嫂月收入可达1.28万元。与天津“阿姨来了”等企业共建11个培训、实训基地,与北京、河北等地20余家家政服务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制作《崆峒月嫂--托起就业致富梦》等系列宣传片,提高品牌网络曝光量。品牌带动效应下,全区家政服务企业从业人员队伍从最初的1000余人发展至7500余人,年服务家庭超2万户,获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妇女联合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家政服务员培训输转基地”表彰。
协会“润滑剂”激活行业动能。指导成立崆峒区家政服务业协会,规范行业服务标准,吸纳爱月宝等20余个企业、40个个人会员,建立“家政服务供需数据库”,在“崆峒月嫂”基础上,整合保洁、养老、育婴等服务资源,拓宽家政服务范围,形成“协会统筹、企业联动、学员参与”的产业生态,推动崆峒区家庭服务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创新构建“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就业基地”三位一体服务体系,联合众翔、玛格丽特等专业培训机构,建立标准化培训基地,开设母婴护理、养老照护、家居服务等课程,采用“理论+实操+考核”教学模式,年培训能力达2000人次。实训基地与纵享怡月、爱月宝等企业深度合作,为学员提供真实服务场景,累计培养专业家政服务人员3000余名。引导协会不断规范行业标准,开发线上服务平台,强化售后管理,拓展业务渠道,助力更多的无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实现增收。
通过政策、品牌、协会协同发力,崆峒区家政服务业呈现“规模扩大、质量提升、品牌增值”的良好态势。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家政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助力更多群众实现“技能在身、就业在家、增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