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力推动高质量服务
今年以来,平凉市人社局认真落实省、市“三抓三促”行动部署要求,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难点”,以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为抓手,着力提升人社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推进人社服务优办快办。
一是全力打造人社服务“直通车”。疏通堵点。坚持把解决业务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作为规范高效运行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的切入点,建立工作专班,抽组业务骨干,疏通难点堵点,优化服务流程,扎实开展局(科)长走流程活动,深入企业和基层查症结、剖根源、定措施、抓落实,逐一研究解决措施,制定整改方案,集聚合力破解,确保群众诉求及时受理、快速办理、妥善解决。一体推进。市、县两级8个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同步启动、同时运行、一体推进;建立5项服务制度,统一规范工作日志和问题台账,对县(市、区)实行“一表一账一案例”管理,周调度、月通报,在业务大厅推行班子成员带班与县级领导值班制度;全力保障“直通车”高效运行。创新机制。建立领导包抓盯办“急难愁盼”机制和部门协调联系机制,深化联通上下、融合左右的协作机制,对跨业务板块、跨地区办理的复杂事项,采取领导包案等方式集中办理,落实盯办、督办、回访、销号的“直通车”全程闭环跟踪管理机制,推动“急难愁盼”问题快速解决、就地解决。截至目前,平凉市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共提供咨询服务2.31万件,“直通车”窗口办理业务2.89万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1件。省市媒体多次报道,被评为2022年度平凉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十大亮点之一;6月27日,在全省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现场推进会上做经验交流,被省人社厅表彰为全省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先锋号”。
二是全力推动人社业务高效办。承诺容缺办。持续精简证明、压减材料,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制,对于一般性材料缺失先行受理,后期补正,减少了办事次数;拓展承诺告知事项范围,规范《证明事项承诺告知书》,目前已公布承诺告知事项清单36个,建立部门间沟通协作机制,及时比对数据核查信息,实现群众少跑腿,办得快!帮代协调办。创设推开“帮办代办”服务,设置代办主任岗、流动服务岗,抽调业务骨干担任代办主任,实行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统一着装,挂佩绶带,主动帮助群众解疑释惑、网上申办,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人社服务从“自己办”向“全程帮”蜕变。全域优快办。实施“零障碍、快车道”人社优办快办工程,建立居民养老保险村级金融代办点827个,在电子地图定位105条人社业务和24条“直通车”办事地点,做到线下地点找得准就近办,线上网址有链接便捷办,建成覆盖市、县、乡镇(社区)的人社服务便民圈。积极推进“不来即享”、“免申即享”,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广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群众办事一个平台统一登录,办件数据共享。截至6月底,办理人社业务平均所需材料2.22份,“打包办”64项业务,“一窗办”102项业务,“一网办”162项业务,148个事项实现“即申即办”,全程网办率99.39%,为群众提供直达式、全链条优质高效服务。
三是全力拓宽全程监管覆盖面。执法全程监管。加强人社领域信用监管数据共享力度,运用“双随机”抽查和“互联网+监管”电子监管,确保权力运行和审批办事公开透明。认真落实部门内双随机抽查检查任务,既保证必要的覆盖面和监管力度,又防止过度检查;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执法;实施随机抽查事项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全程实行“阳光执法”。今年来,已开展检查10次,结果即时公开,推动信用数据实时共享。服务全程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好差评”,实现服务事项、评价对象和服务渠道全覆盖,设置信访投诉综合窗口,制定责任追究和AB岗轮换;对办件超时、一次性告知不落实、服务态度差的窗口工作人员和责任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建立了差评投诉台账,突出问题导向,实施整改销号,做好跟踪服务;即时引导群众叫号评价,上半年,线上评价9824条,满意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