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服务方式,助力群众增收
今年以来,平凉市人社部门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构建劳务输转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聚力攻坚,扎实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活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劳务输转工作的工作动力,力戒形式主义,笃行真抓实干,聚焦“春风行动”年度任务目标,强化统筹谋划,周密安排部署,制定并印发了《平凉市2025年春风行动工作方案》和《平凉市2025年春风行动宣传方案》,明确“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活动主题,细化政策宣传、劳务对接等9类14项举措,为全市劳务输转工作提供了可操作、可量化的行动蓝图;凝聚工作合力,深化跨域协作,组织部分县(市、区)人社部门劳务负责人赴安徽、江苏等地实地考察,深入摸排重点用人企业用工需求、薪资待遇及工作环境,为精准输转劳动力和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夯实基础;扎实开展活动,突出成果转化,截至3月底,全市累计举办“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136场(次),发布招聘岗位4.7万余个,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实现转移就业44.05万人,创劳务收入36.72亿元,同比增幅达9.2%。
二、强化服务,细致做好劳务输转摸排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以“瞄准真问题,下足真功夫”的务实作风,推动劳务输转摸排工作精准化、实效化。通过“数据比对+电话访谈+实地走访”的立体化摸排方式,全面梳理务工群众就业现状、技能水平及服务需求,实现人员底数、就业意向、技能水平“三清”,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步发挥劳务中介及劳务经纪人桥梁纽带作用,高效开展“点对点”组织化输转工作,为2252名务工人员提供免费专车服务,保障务工人员高效返岗。积极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和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培育力度,助力全市248家乡村就业工厂吸纳农村劳动力8112名,促进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针对零就业家庭、返乡滞留人员等重点群体,成功帮助1.39万名脱贫劳动力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稳定就业,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创新模式,高效推进劳输转提质增效。以学习教育激发创新动能,推动服务模式转型升级。采取“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的方式,全方位深层次做好供需对接服务,推动劳务输转效能显著提升。“线上”采取“直播带岗”“视频面试”,依托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微信公众号、县、乡、村信息矩阵平台等,把就业岗位及时送到群众身边。“线下”依托平凉劳务市场、各县(市、区)零工市场、零工驿站等劳务服务平台同步开展“进村送岗”“人社政策赶大集”等服务活动,组织人员在农贸市场、农村集市等人流较大的地方高频次举办招聘活动,让每一位求职者都有机会找到心仪的岗位。平凉劳务市场发布劳务快讯12期,提供招聘信息160余条,开展直播带岗208场次。静宁县利用“静宁果农”APP开展“直播带岗”活动,打造指尖上的劳务市场,让广大求职人员足不出户实现选岗对接。泾川县推出了“直播带岗+VR看厂”模式。利用VR技术,让求职者远程参观企业生产车间、办公环境、员工宿舍等,提高招聘效果。灵台县开展“金桥地企互惠”行动劳务工程集日活动,组织当地用工企业和务工群众“面对面”洽谈,促进双向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