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人社局坚持“四个聚焦”推动群众办事更便捷

  • 时间:2022-09-23 09:34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人社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提升行动,开通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全力推广“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深入融合“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推行“不来即享”“免申即享”,通过“一窗办”“一网办”“一次办”等方式,坚持不懈推进人社服务提质增效。

一、聚焦群众“少跑腿”“不跑腿”,聚力推广主动办。一是“直播带岗”,畅通线上招聘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开办“周五人才集市”和“直播带岗”,开设“直播带岗—走进企业”子栏目,定期走进用工企业,现场展示企业环境,介绍岗位薪资待遇,促进人岗高效对接。面对重点群体就业难得问题,坚持部门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力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全力保障中小企业用工需求。加大就业援助,促进特殊困难群体就业,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对接招聘会等大型人才招聘活动,推送企业用工短视频,推动高校毕业生与用工企业面对面对接,举办对接招聘活动219场次,为4288户企业发布招聘岗位信息15.28万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9383人。数据比对,靶向精准落实。通过数据比对为1278户企业直补稳岗返还资金2460.3万元,惠及职工4.8万人。及时修改社保缴费基数,阶段性降低2296户企业失业保险费2303.1万元、降低2325户企业工伤保险费945.9万元。叠加实施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缓缴132户企业社保费448.4万元。为31名农民工发放临时生活补助7.31万元。四级联动,就近就地就业。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大就业帮扶机制,组织劳务中介机构跟踪开展劳务用工“赶大集”活动,分片区集中向农民工送温暖、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精准掌握务工人员基本需求,有序推动一站式输转,组织化输转率达到84.1%。建成平凉市劳务市场,常态化组织10家信誉良好的劳务中介机构入驻,开设统一的运营网站、公众号、APP和线下岗位对接机构,市场运行以来,对接市内外企业566家,发布用工招聘信息2.06万条,实现就业2188人。四是上门服务,全力援企稳岗人社系统广泛开展“援企稳岗、服务千企”行动,深入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等5个行业205户企业开展政策专题宣讲活动,组织100多家市属企业召开培训会,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推行“不来即享”“不申即享”“即申即享”,加快释放政策红利,全力助企纾困。全市落实稳岗返还、缓缴社会保险费、社保补贴等稳就业政策1.62亿元。

二、聚焦群众“就近办”“方便办”,全力打造便民圈。一是开通快车道。紧盯企业群众“急难愁盼”,开通人社服务“直通车”,专岗受理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事项,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爱心服务。通过主动上门办、领导包抓办、多方协调办等方式,确保群众诉求快速解决、就地解决。截至目前,122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二是优化办事区。优化线下大厅功能,入口处设指引牌和分布图,创新“4+4”按流程设置窗口模式,咨询服务区增设“帮办代办”功能,从咨询区引领帮助群众办事,特殊情况转入急难愁盼反映及信访受理区研判解决,实现群众办事环环相扣、闭环管理,全链条服务。“急难愁盼”反映区、和信访接待区,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渠道,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诉求,确保企业和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倒逼人社常规窗口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打造便民圈。针对群众企业“就近可办、多点可办”的需求,进一步合理拓展银行、邮政和基层平台等服务网点,推动社保卡、参保登记、失业登记等高频服务事项下沉,不断延伸人社服务触角。同时,动态调整新增变化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做到线下地点找得准就近办,线上网址有链接便捷办。对行动不便的群体,依托基层经办力量,开拓上门办、就近办、预约办、电话办、邮寄服务,打造人社便民服务圈。四是深化协同办。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系制度,横向建立与民政、教育等其他部门的协调联系制度,纵向建立人社系统调度推动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推进,有效推动解决了一批时间跨度大、涉及部门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现群众“急难愁盼”快速解决、就地解决。

三、聚焦群众“一窗办”“一次办”,着力强化快捷办。一是推行“一次办”。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建立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推动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和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在市场监管服务区设置企业参保服务窗口,企业开办业务实现了“一次办”,大力提升了企业开办服务水平和企业开办便利度。强化协作配合,解决登记企业中存在的无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和经办人联系方式错误等问题,有效提升参保登记信息准确率和完善率。二是推广“打包办”。全面推广“快办行动”,推动人社服务从“独奏曲”向“交响乐”演变。推进业务集成,坚持事项谋划“兼顾左右”,流程设计“衔接前后”,不让服务“留空白”。对全市人社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将“流程相似、材料相近、结果关联”的事项组合形成10个“一件事”打包办情景,涵盖就业、社保、人才等方面64个事项,设置5个快办窗口,受理一件事“打包办”,实现了打包事项更融合、证明材料更精简、服务流程更规范、窗口平台更优化、办事指南更明晰;三是落实“一窗办”。全流域推行“一窗通办”,推动人社服务从“多窗跑”向“一站办”迭代。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优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充分授权“一窗式”改革的事项,将全局96项服务事项的收件受理、一次性告知、结果送达等职责委托授权给综合窗口办理,实行“一号申请、一窗收件、一证通办、一站办结”,实现受理审核无缝衔接,最大化缩短业务办理流程,建立了严格规范的受理流程和标准统一的受理文书,确保流程规范、答复精准、服务暖心,实现了排一次队,办多件事。四是实行“帮代办”。创设提出“帮办代办”,推动人社服务从“自己办”向“全程帮”蜕变。在大厅设置代办主任岗,流动服务,主动帮助群众解疑释惑、网上申办,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情况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建立错时、延时、预约、上门、休息日服务等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全天候、零距离服务。全域“提速办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制,对于一般性材料缺失先行受理,后期补正,减少了办事次数;拓展承诺告知制,公布第二批承诺告知事项清单12个,持续精简证明、压减材料,及时通过数据共享和系统比对,优化经办服务流程,承诺时限比去年压缩80.92%,精简材料49件,减少20%。

四、聚焦群众“一网办”“一码办”,尽力推动线上办。一是优化自助办。加强人社信息化建设,打通人社系统和各业务板块的数据共享,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创新示范和集成应用,目前已完成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基础支撑平台、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微信小程序、ATM智能应用端开发,推进线上线下服务有机融合,在3楼人社服务区,开设自助办理区,采购自助服务设备,提供自主查询便捷服务,推进人社服务优办快办。二是加快“一网办”。积极推进“不来即享”、“免申即享”,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时动态调整网上服务事项,在高德地图定位105条人社业务办事地点,做到线下地点找得准就近办,线上网址有链接便捷办;30项“跨省通办”、7项省内通办事项在政务服务网加载;153个事项实现“即申即办”,即办件率100%,140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全程网办率99.24%;开发推广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已实现同全省人社网上办事大厅的无缝对接,目前正与甘肃政务服务网一体化登录平台对接,预期将实现一个平台统一登录,办件数据共享。三是完善数据办。大力推行电子证照应用,积极完善近五年职业资格证、社保卡等证照数据,及时核实推送社保卡电子证照数据,目前已形成电子证照220万人左右,方便各部门共享调用,群众可不再提供电子证照库资料。四是推动一码办加快社保卡“一卡通”基础平台建设,目前已实现电子社保卡一级授权,签发电子社保卡,已与崆峒山景区年卡、腾讯乘车码、医保电子凭证等应用完成对接协调,由我部门向相关民生行业部门及第三方应用提供标准的社保卡接口服务,积极推动与居民健康码、校园卡等应用整合,为“一码通办”的实现奠定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