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推进“个十百千万就业促进工程”稳住就业基本盘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省市稳经济稳就业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不断扩大就业容量、优化就业结构、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平凉市从2022年11月开始,在全市集中实施“个十百千万就业促进工程”,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力争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一是建成7个规范化零工市场。按照“有市场主体、有运行场地、有办公设施、有服务人员、有管理制度、有宣传专栏”的要求,在全市建成7个集“求职信息发布、用工服务对接、劳动维权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零工市场,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零工求职登记和用工需求信息库,推行“5+X”服务,即免费为零工人员提供临时休息、手机充电、饮水服务、政策咨询、洽谈交流五项标准化服务和“X”项个性化服务,全面构筑零工人员“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饮水、累能歇脚”的“暖心港湾”。
二是创建10个就业见习示范基地。针对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周岁失业青年,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等设立见习岗位,与市内高校建立合作机制,全年募集就业见习岗位不少于1000个。以市内企业为重点,对开发20个以上见习岗位,年度留用率达到50%以上,具有完善规范的就业见习管理制度,见习期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10家运营良好的企业,培育认定为就业见习示范基地,示范带动800名符合条件人员开展见习锻炼。
三是培育100个创新创业典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创业带动就业5000人以上,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鼓励各类产业园区、企业和经营主体利用已有的商业楼宇、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对孵化效果好、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农业经营主体和初创企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及时落实贷款贴息政策,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亿元以上。通过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全年培育100个以上创新创业典型,推动更多青年劳动者通过创业实现稳定就业。
四是促进3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4050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失业6个月以上的就业困难人员,加强就业援助,制定个性化援助计划,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根据就业形势变化,阶段性实施选聘1000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社区服务;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通过人才引进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解决100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加大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保障,常态化举办“周五人才集市”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开展“直播带岗”,收集筛选岗位信息,及时“点对点”定向推送,通过市场对接促进1000名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到企业实现稳定就业。
五是培训30000名重点产业链技能人才。顺应产业结构调整需求,深入推进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培训体系,有效整合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构建 “大培训”工作机制,培育一批具有更高技能水平、更好专业素养、更强创新能力的重点产业链技能人才队伍。聚焦“3659”发展思路和重点产业链建设,建成重点产业链用工服务保障中心,突出就业导向,按照“培训+就业”的思路,通过公开竞标确定师资力量强、实训基础好、专业性突出的培训机构承担重点产业链培训任务,对培训后的人员通过服务中心对接,输送到重点产业链就业。突出实际操作和技能应用,高质量举办重点产业链和新业态职业技能大赛,营造技能成才的浓厚氛围。(撰稿:刘伟 审核:赵锋 责任编辑:雷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