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

  • 时间:2022-08-09 10:17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人社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平凉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


根据《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平政发〔2021〕20号)和《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甘人社通〔2021〕499号),结合我市实际,编制《平凉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了“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着眼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位工作和重大政治责任,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能力不断增强,就业方式更加多元,就业技能不断提升,市场调节就业机制不断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格局初步形成。举办创业大赛、创业成果展示推介会、大型人才招聘会,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得到充分保障,稳住了就业基本盘,实现了就业形势逆势上扬。“十三五”期间,全市城镇从业人员总量达到32.36万人,比“十二五”末增长24.4%;城镇新增就业1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建成省级创业孵化基地7个,市级34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04亿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4%。

(二)就业扶贫有力助推脱贫攻坚。按照“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劳务工作机构,在全省探索推广“党组织+劳务公司+企业+贫困户”的“灵台模式”,推动劳务输转由“对外输转”向“内外并重”转变,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创历史新高。创建“四个一”模式,多层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就业一体化体系日趋完善,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有效提升,务工收入稳定增加,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对贫困家庭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十三五”期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39.37万人次,创劳务收入506.73亿元,其中:输转贫困劳动力49.76万人次,创收98.71亿元;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3万人次,创业培训2.03万人次;建成扶贫车间236家,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46万个,就业底线全面兜牢,为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全面建立。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社保扩面稳步推进,“十三五”期末,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9.2万人次,比“十二五”末同比增长17.6%,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2.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30.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0.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5.5万人。推动社保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并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失业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工伤保险纳入省级调剂金制度。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了建筑施工企业按项目参保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提待减费降费”等利企惠民政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06亿元,发放待遇116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失业金标准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6.2%、27.1%、45.3%。为35.6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8.63万名贫困老人全部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四)人才引培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百千万崆峒英才计划”,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人才人事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期间,全市通过各类渠道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4.2万人,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868人,选拔培养平凉市领军人才85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分别达到4.4万人和1.5万人。建成了1个国家级、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岗位管理、人员招聘和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全面下放事业单位岗位等级认定权限,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支持315名事业人员离岗创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1179人,推荐评审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2113人,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有效释放,人才人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五)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落实公务员职级序列工资、公务交通补贴、业绩考核奖励等政策规定,研究探索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大力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十三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69%左右,“十三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096元,是“十二五”末的1.45倍。

(六)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全面加强农民工工作,认真落实助推农民工市民化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推动农民工与社会融合。严格执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深入开展“无欠薪城市”创建和根治欠薪攻坚行动,强化监察执法,加强日常巡查,狠抓专项整治,“五项制度”覆盖率达到100%,欠薪案件结案率100%,为1.9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2.5亿元,全市未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事件,欠薪案件多发高发的势头得到根本性遏制。积极推进全市仲裁院规范化建设,建成各类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组织205个。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集体合同签订率85%以上,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劳动者权益得到有力维护。

(七)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置“一站式”经办服务大厅,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各级社保经办机构为主干、银行及各类定点服务机构为依托、乡镇社会保障服务所(站)为基础的公共服务网络。建立居民养老保险村级金融代办点827个,建成覆盖市、县、乡镇(社区)的金保专网、社会保障卡互联网采集系统、社保卡卡管系统,累计发放社保卡226.9万张,“五险合一”社保信息系统全面运行,“大就业”信息系统实现市县全覆盖。构建市、县、乡三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月度人才招聘会常态化开展。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持续加强干部能力、行风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人社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优化12333人社服务热线和12345综合便民服务热线功能,限时跟进办理线上留言诉求,办结率达到99%以上,人社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专栏1:“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2015年基数

“十三五”规划

目标

“十三五”实际完成

1.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18.7]

每年3万人以上

[17.6]

2.城镇登记失业率(%)

<4

<4

3.7

3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89

>85

89.4

4.开展职业培训人数(万人次)

[22.98]

10万人以上

[30.3]

5.开展创业培训人数(万人次)

[1.65]

1.5

[2.03]

6.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人数(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万人)

[15.87][14.04]

10万人以上

[11.8],[10.7]

7.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人数(万人次)

/

/

[30.48]

8.创业担保贷款发放数(万人、亿元),带动就业人数(万人)

[5.36],[23.9],[7.23]

/

[1.31],[13.04],[2.68]

9.城镇公益性岗位人数(人)

5567

/

8650

10.乡村公益性岗位人数(万人)

/

/

1.46

11.创建创业示范或孵化基地(个)

5个(创业促就业示范基地)

15个

7户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4户市级创业孵化基地

1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覆盖率(%)

9.97,93%

10.1,94%

22.2,98%

1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亿元),基金支出(亿元)

4.95,9.26

4.6,15

[69.9],[91.4]

1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覆盖率(%)

119.36,97%

120.2,98%

130.68,99.94%

1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亿元),基金支出(亿元)

1.08,3.42

1.3,3

[30.5],[20]

1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覆盖率(%)

8.69,92%

9.1,93%

10.79,94%

17.失业保险基金收入(亿元),基金支出(亿元)

1.07,0.11

0.85,0.2

[3.38],[2.78]

1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覆盖率(%)

8.78,93%

12.9,96%

15.54,97.5%

19.工伤保险基金收入(亿元),基金支出(亿元)

0.42,0.25

0.37,0.37

[2.31],[1.87]

20.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人数(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人数(万人次)

241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116万人次

调整为47万人次/年,其中有组织输出达到30万人次/年

[239.37][184.3]

21.创劳务收入(亿元)

[312]

劳务收入达到100亿元/年

[506.73]

22.输转贫困劳动力(万人),创收(亿元)

/

/

[49.76] [98.71]

23.劳务基地总数(个),扶持组织输出千人以上的劳务中介公司个数(个),劳务品牌(个)

劳务基地总数1100个,年输转千人以上劳务中介机构87个,劳务品牌总数达到14个

劳务基地总数1300个,扶持组织输出千人以上的劳务中介公司100个,劳务品牌达到20个

劳务基地总数469个,扶持组织输出千人以上的劳务中介公司38个,劳务品牌7个

24.扶贫车间(个)

/

/

236

25.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92.6

98%以上

98

26.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

/

95%以上

97

27.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100

94%以上

98

28.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按期结案率(%)

/

95

96

29.社会保障卡发卡张数(万张)

/

/

226.9

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目标及绝对值(%,元)

12.97%,21490元

调整为7.5%,30852元

“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7.68%,“十三五”末绝对值31096元

31.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万人)

/

/

4.4

32.技能劳动者总数(万人),高技能人才总数(万人)

/

/

7,1.5

注:1.[ ]表示五年累计数,/表示无相关数据。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的关键时期。中央和省、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提出新要求。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全面依法治国,对法治人社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各项惠及民生的法律法规政策落实落地,不断推进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从严治党,需要进一步加强人社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和廉政建设,不断提升行政、服务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等的奋斗目标,是今后我市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着力重点,需要我们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在实现目标任务的进程中,不断破解发展难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化。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对人社工作特别是就业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特别是全市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新型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科技创新活力不足,营商环境仍需优化,民生领域短板和欠账依然较多。从事业发展自身看,就业总量压力仍然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结构性失业风险增加,经济转型升级对劳动者适岗就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社会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新就业形态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渐显现,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制约和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除,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技术技能人才结构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产业转型升级、就业方式多样化发展给协调劳动关系提出了新挑战;人社基层基础建设和线上线下服务融合有待加强,人社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

中央和省、市区域发展战略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新机遇。“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战略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加快建设,为平凉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特别是省委、省政府着力加快陇东南地区融合发展,区域增长极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平凉发展势能和潜力将会加速释放,也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随着新型工业化、工业转型升级、“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广泛应用,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大社会环境,就业领域将发生新的拓展,多层次社会保障将展现新的空间,人才培养和作用发挥将进入新的阶段,人事管理、工资收入分配、劳动关系调整等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层面,将促进就业目标融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贯穿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公共投资项目等各个环节,并得到政策的支持和体制机制的支撑,为我市扎实推动高质量就业提供了难得机遇。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创新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更积极更开放的人才政策,构建更加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更均衡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贡献人社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推进人社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坚持人民至上,普惠民生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人社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人社公共服务,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

——坚持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制度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加强与各领域协同联动,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互促共进。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筑牢底线。

——坚持夯实基础,优化服务。以建立健全符合市情、覆盖城乡、运行顺畅、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大力加强县级以下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城乡高质量发展。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合理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稳定和谐。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为先”主线,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创业体系、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便民高效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向更高台阶。2025年,劳动者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完善,人事管理机制更加科学优化,劳动关系协商协调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社公共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创业体系认真落实政府促进就业的主体责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健全市场导向就业机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稳步扩大就业容量,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实现城镇年均新增就业2.8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功能,促进人才流动更加顺畅。坚持以惠民富民为导向,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基础,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

——构建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保险参保基础数据库,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和省市联网、动态更新。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统筹层次稳步提高,筹资机制更加完善,待遇正常确定、调整机制更加健全。提升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能力,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可持续。到“十四五”末,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成熟健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万人。补充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构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百千万崆峒英才计划”,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及急需紧缺人才3000名,出台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来平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引导人才到基层服务、到一线创新创业、向产业带和经济区聚集,人才储备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贡献率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5.5万人、2.5万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职称制度改革,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形成“权责一致、各负其责、协调高效”的人才聘用机制,健全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构建便民高效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认真做好农民工工作,推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劳动关系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有效提升,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8%以上。健全完善就业创业、人才服务、社保经办、劳动监察、调解仲裁等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服务网络。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系统行风作风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办事的便捷度、满意度。加快人社信息化建设,“大就业”“五险合一”等信息系统和网上申报、移动智能端等便民系统广泛应用,智慧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社会保障卡实现发行应用全覆盖,广大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均等性显著增强,人社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专栏2:“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指    标

2020年基数

2025年目标

属性

一、就业

1.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17.6]

[14]

预期性

2.城镇调查失业率(%)

/

6左右

预期性

3.城镇登记失业率(%)

<4

<5.5

预期性

4.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89.4

≥90

预期性

5.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万人次),其中创业培训人数(万人)

[30.3],[2.03]

[20],[2]

预期性

6.创业担保贷款发放数(亿元)

[13.04]

[15]

预期性

7.新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人数(人)

8650

9000

预期性

8.创建创业示范或孵化基地(个)

7户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4户市级创业孵化基地

新增5户省级、20户市级创业孵化基地

预期性

9.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人数(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人数(万人次)

[239.37],[184.3]

[230],[175]

预期性

10.创劳务收入(亿元)

[506.73]

[550]

预期性

二、社会保障

11.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9

99

预期性

1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0.79

11.2

约束性

1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5.54

14

约束性

三、劳动关系

14.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

60

60

预期性

15.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98

90

预期性

16.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

96(按期结案率)

98

预期性

四、居民收入

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目标及绝对值(%,万元)

“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7.68%,“十三五”末绝对值31096元

7,4.36

预期性

五、人才队伍建设

18.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万人)

4.4

5.5

预期性

19.技能劳动者总数(万人),高技能人才总数(万人)

7,1.5

10,2.5

预期性

六、公共服务

20.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

/

建成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综合管理平台

预期性

21.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

10

70

预期性

注:[ ]表示五年累计数

四、主要任务

聚焦“十四五”人社事业发展目标,加快破解制约和影响人社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素质。有效防范化解失业风险,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1.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将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下限,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强化就业影响评估,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良性互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平等就业,增加高质量就业。政府优先投资岗位创造多的项目,优先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产业,培育新的就业增长极。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稳定拓展社区服务岗位。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就业的管理服务,跟进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持续加大各级财政就业补助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有效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落实政府促进就业工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县以上政府就业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完善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重大风险协同应对机制。建立就业优先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夯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督查考核机制。

2.突出抓好创新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城乡劳动者围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开展创业活动,对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健全创业带动就业扶持长效机制,加大初创实体支持力度,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创业,提供场地支持、租金减免、税收优惠、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鼓励发展“互联网+创业”,加快创业典型培育,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托育、乡村旅游、健康服务等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示范工作。加强创业项目调研,以创业项目吸引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支持举办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和创业项目展示推介等创新创业活动。持续推动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个体经营,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灵活就业的规定,强化对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服务,加快完善相关劳动保障制度。深入开展创业示范县、市级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打造平凉市创业孵化园,加快创业平台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市争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以上;促进现有孵化基地提质增效,新建成5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20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每年新增返乡创业人数1000人,辐射带动1万人以上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3.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就业创业支持体系,结合产业升级、区域发展、乡村振兴开发适合高素质青年群体的就业岗位,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完善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政策措施,统筹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放宽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乡镇招录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校毕业生招录条件,鼓励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实施好引导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民生实事项目。开展“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学习宣传活动,引导更多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全面落实大学生参军入伍、升学等政策。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指导、就业见习,每年开发500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对困难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实施就业帮扶。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援助制度,统筹利用公益性岗位支持就业,对城乡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着力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统筹做好妇女、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做好大龄劳动者就业帮扶。“十四五”期间,全市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9000个左右,就业困难人员安置就业动态清零。

专栏3  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01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精细化、差异化就业服务机制,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支持毕业生创业创新。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直播带岗、云面试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专项招聘,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实名制就业帮扶。

02  就业统计基础提升计划

推行就业岗位调查制度,改革完善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统计制度。健全完善就业大数据平台,动态掌握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灵活就业等重点群体流动就业状况和市场招聘需求变化。

03促进就业创业行动

开展联合招聘服务、重点行业企业就业服务、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促进灵活就业服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优质培训服务、劳务协作服务、就业扶贫服务、供求信息监测服务。

4.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产业链专项培训计划。围绕服务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发展行业,围绕重点产业链,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培训重点,全方位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建立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创新使用方式,畅通培训补贴直达企业和培训者渠道。统筹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广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培训质量。优先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服务领域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评价。围绕提高培训人员能力素质、促进稳定就业这一主线,探索“线下+线上”模式、推行“理论+实践”模式、开展“以工代训”模式,切实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全市每年参加技术工人等级考核培训2000人左右,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万人次以上,其中:创业培训4000人以上。

5.加快推进就业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机制、技能提升机制、输转市场化机制和返乡创业服务机制,稳定输转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劳务工作机构,建立劳务工作人员报酬激励机制。推广“互联网+”精准对接农村劳动力和企业用工需求,实现培训、用工信息及时互通、双向对接。扶持壮大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劳务带头人队伍,推动形成“政府引导服务、市场主导运作、中介组织为主体,劳务经纪人为纽带”的劳务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输转的组织化程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地区协作机制,加强劳动力跨区域精准对接。做好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工需求对接。推行“灵台模式”,依托当地多元富民产业、工程项目、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等优势,加大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力度,继续做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确保困难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完善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大力支持返乡创业。加强劳务品牌发现培育,加快劳务品牌发展提升,加速劳务品牌壮大升级。“十四五”期间,年均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20亿元以上,力争到2025年,全市劳务基地总数达到500个,扶持组织输出千人以上的劳务中介公司50个,劳务品牌总量达到10个以上,建立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35个以上,农民工回乡创业人数达到8000人。

6.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深入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通过积极整合就业创业相关职能,建立规范统一功能齐备的人力资源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法规咨询、信息监测发布和市场统计制度,强化人力资源市场劳动维权和执法监管,促进城乡劳动力有序流动。继续完善以市场化人才配置、社会化人事代理、网络化信息服务以及专业化人才开发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创业,服务人才流动,推动乡村振兴。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提升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与全国、全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联网,为劳动者求职就业和跨地区享受政策提供便利。完善现场招聘与网上招聘、大型招聘与日常招聘、综合招聘与专场招聘相结合的服务机制。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探索创新网络招聘等领域监管手段,严厉打击就业歧视、非法职介等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7.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调控失业风险,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大力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预防出现规模性失业。畅通失业人员服务渠道,健全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生活保障联动机制。全面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妥善处理好化解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完善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机制,加强就业统计监测,建立城乡统筹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实施失业监测预警项目,动态把握就业形势,分类建立应对失业风险的就业应急预案,强化对失业风险的防范和调控。

(二)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努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坚持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以统筹层次向上提高、管理服务向下延伸、信息系统集中统一为主要方向,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动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积极促进有意愿、有缴费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落实对缴费困难群体帮扶政策,积极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积极推动中小微企业、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等单位和人群参加失业保险。实现工伤保险政策向职业劳动者广覆盖,持续做好将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工作。完善缴费与待遇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和鼓励各类人员及早参保、长期参保和连续参保,提高参保缴费率。完善社会保险补贴办法,促进低收入人群参保和断保人员续保工作。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社会保险参保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市、全省联网和动态更新。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实现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发展。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和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政策措施,保障流动就业人员养老保障权益。加强退役军人保险制度衔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和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政策。推动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努力实现统收统支。落实完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畅通失业保险待遇申领渠道。推进尘肺病易发高发行业企业参加工伤保险,依法开展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积极推进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十四五期末,实现重点行业工伤预防宣传覆盖率100%,重点企业的重要岗位人员工伤预防培训覆盖率100%。

3.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综合考虑物价上涨、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和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推进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调整。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待遇水平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完善失业保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健全失业保险待遇科学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水平。

4.确保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加强与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度。强化预算执行,落实政府弥补基金缺口主体责任。坚持精算平衡,健全基金预测预警制度。建立与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及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相适应的基金监督体制。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基金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强化社会保险待遇享受资格的认证监督。促进社会保险基金网络监管软件应用,实现现场监督检查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加强经办机构内控管理和稽核检查,依托金保工程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做好信息比对工作,堵塞漏洞、健全机制,防止虚报冒领问题发生。开展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检查和安全巡查,落实社会保险基金要情报告制度,完善查处和防范社会保险欺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队伍健全、信息共享、管理优化、追责到位”的基金监管体系,切实维护基金安全。

(三)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实施人才服务行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

1.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培训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实施“百千万崆峒英才”计划,柔性引才与刚性引才相结合,努力挖掘培养一批高端人才队伍。积极选拔、培养符合全市发展战略、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家队伍,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复合型、战略型青年拔尖人才。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培养培训机制,推进分层分类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大力提升人才能力素质。积极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健全职称管理配套政策,加强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来平创新创业特殊支持政策。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特殊支持措施,引导人才到基层服务、到一线创新创业、向产业带和经济区聚集。制定发布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精神和专业精神,健全完善人才联系服务机制,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2.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力“技能甘肃”建设,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开展技能提升行动,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陇原工匠”。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技工)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企业通过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师研修制度、自办培训机构或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等方式,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项目引进,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完善常态化的竞赛选拔机制,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不断提高技能人才评价科学化水平。建成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培养高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推动市、县普遍开展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3.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遵循放开搞活、分类指导、科学规范的原则,进一步转换用人机制,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主体作用。坚持用法制保障人才,推进人才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围绕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流动配置、激励保障各环节,进一步打破壁垒、解除束缚,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政策制度,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围绕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发展需要,大力引进和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优秀企业人才和各领域复合型人才。围绕基层和产业发展,促进人才流动。逐步取消人才流动中的区域、部门、单位、身份和所有制等限制,疏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积极寻求多方协作、互惠共赢的人才合作方式,充分挖掘利用周边或发达地区的人才资源,建立人才交流和人才资源共享机制。

4.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和以岗位业绩贡献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职称层级设置;创新职称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拓展职称评价人员范围,畅通申报评审渠道;推进职业资格与职称制度有效衔接,做好分系列修订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工作,突出岗位业绩与贡献,注重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增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以提高基层高级人才数量、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系列(专业)高级人才评价工作。推进“三农”领域职称评审工作,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

5.加强表彰奖励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表彰奖励制度规定,配合做好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以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推荐。加大清理整治违规评比达标表彰和创建示范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探索多部门联合查处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大对表彰奖励获得者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落实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规定和生活困难表彰奖励获得者帮扶办法。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充满生机活力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

健全干部人事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促进形成人尽其才、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

1.优化人事管理制度。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围绕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完善岗位设置、公开招聘、聘用管理、奖励处分、申诉、人事争议处理等政策制度,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完善的用人机制和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

2.全面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改革,简化程序下放权限,督促用人单位承担人事招聘管理主体责任,规范公开招聘程序,严把岗位聘用标准,强化纪律规矩约束,严格执行配套工作流程,对非高层次和非紧缺人才招聘实行双备案和备案限时办结制度。在约定服务期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事业单位进人门槛,放宽学历、户籍、专业等条件限制,全面增强基层事业单位岗位吸引力,着力解决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自主竞聘上岗,激发人员活力。

3.提事业单位科学化制度化管理水平。健全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奖惩、培训机制。健全完善事业单位岗位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县以下事业单位推行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事业单位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兼职创新、在职离岗创办企业,参与科研项目合作,履行创新创业人员申报集体研究、公示、备案、考核等制度,规范离岗创办企业人员的聘用和岗位管理,依法依规保障离岗创业人员合法权益。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和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按规定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办企业。

(五)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1.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建设。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完善按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鼓励企业创新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将工资分配与岗位价值、技能素质、实绩贡献、创新成果等因素挂钩,探索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岗位分红权、项目收益分红、股权激励等多种分配形式。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形成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持续推进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和工资总额管理政策。加强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协调处理工资集体协商争议的办法。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对违反最低工资制度、拖欠工资案件的查处力度。

2.深化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改革完善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增加知识价值导向,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合理确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落实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高层次人才绩效工资总量单列。加强和规范工资管理,推进工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分级分类优化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办法。

3.建立城镇居民增收长效机制。不断深化对增收工作的认识,推动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促进增收工作长效机制,强化各级政府促进增收的主体责任,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形成城镇居民增收工作合力。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和就业质量,拓展就业创业富民新渠道。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促进消费。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为重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落实工资和社保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强化督促检查,狠抓政策落实,推动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协调稳定增长。

(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统筹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调动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企业和劳动者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

1.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体制。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依法加强对劳务派遣的监督管理,规范非全日制、劳务承揽、劳务外包用工和企业裁员行为,保障劳动者同工同酬。加强对国有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机制,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稳妥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加强集体协商代表能力建设和对集体协商过程的指导。

2.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健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发挥协商、调解在争议处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指导用人单位完善协商规则,建立内部申诉和协商回应制度。完善仲裁准司法制度体系,创新办案机制,加强办案指导监督,提升仲裁终结率。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加强调解、仲裁与诉讼衔接,逐步统一裁审受理范围和法律适用标准。加强调解仲裁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调解仲裁信息化建设,办案系统推广使用率达到100%。加强仲裁机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高效、权威、精干、清廉的调解仲裁队伍。

3.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综合执法职能。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实施分级分类培训,加强执法装备配备,实现监察机构标准化、人员专业化、执法规范化。创新执法方式、规范执法程序,落实“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通过“陇明公”平台监督各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的落实。加强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企业诚信档案。全面落实欠薪治理体系,完善从源头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完善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违法行为预警防控机制,加大对非法用工尤其是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落实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逐步推行劳动保障案(事)件网上办(受)理。

4.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不断提升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民工输入输出地劳务对接,拓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外出就业和返乡创业渠道。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大规模开展农民工培训。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推进完善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政策。提高农民工基层服务能力,完善农民工服务保障机制。发挥农民工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鼓励和引导更多农民工投身乡村振兴建设。落实《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家政服务劳务协作机制。加强农民工工作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人社领域服务水平

围绕信息化、标准化、均等化,继续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加快构建覆盖全民、城乡一体、均等可及、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加大对社区(行政村),尤其是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安置区服务平台硬件投入力度,改善经办服务条件。推进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设,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细化服务事业,优化服务流程,明确服务要求,完善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需求相适应,有力支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业务的标准化体系。

2.健全人才就业、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推动人才就业服务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协同发展,促进行业协会建设。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为劳动者和企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用工指导等服务。建立健全创业公共服务指导机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设立创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设立创业指导服务窗口。积极争取中央项目支持,加强市级、县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重点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交流招聘场所、高级人才信息库、档案管理设施、服务大厅、标准化培训教室等人力资源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社会保险经办能力提升工程,提高经办队伍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推动建立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相适应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缩小城乡经办服务差距。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经办等方式增加服务网点,为参保单位和人员提供“一条龙”和“一站式”服务。加大自助缴费查阅终端投入,推行“网上社保”业务。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职工档案管理,推进社会保险经办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3.加快人社服务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深度融合,打通网络信息数据壁垒,实现对各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及其服务机构、服务人群、服务功能的全面覆盖。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推动实现“全数据共享、全服务上网、全业务用卡”。推动建设全国一体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在线政务服务体系,持续推进跨省通办。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发展就业联动服务,实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与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息联动。开通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应用,逐步形成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实现培训信息与就业社保信息联通共享。推动建设农民工综合信息平台、农民工工资监控运行平台,电子劳动合同的便利查询,人社信用信息库“互联网+”监管等系统,提高用工服务和检查监管水平,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全市人社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动建成规范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经办资源,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全程网上运行和监管,全市实现业务专网覆盖率100%,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网办率95%以上,网上经办和查询服务90%以上,参保和待遇比对核查80%以上,打造高效便捷的“指尖人社”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新格局。推动12333智能化、多渠道建设。

4.加强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开展人社系统行风建设提升行动,筑牢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共识。动态调整人社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持续开展“清减压”,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异地事项跨省通办、特殊情况上门办、服务下沉就近办,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办,不断优化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服务。实施社保经办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全面开展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稳定在96%以上。常态化开展调研暗访和“局(科)长走流程”。积极探索“全程代办”服务模式,打造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推进人社服务优办快办。持续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持续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培树“人社知识通”。

(八)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重大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有机结合,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全局性的重大项目,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改善和管理服务能力提升。

专栏4  重大项目

01  全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综合示范试点项目

全市电子社会保障卡覆盖率达到70%。开展全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综合示范试点,推动实现政务服务、社会保障、就医服务、城市服务线上线下“一卡通”应用,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

02  平凉市创业孵化园建设项目

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吸引社会资本合作,谋划建设平凉市创业孵化园。内容涵盖实训基地、培训及实验教室、创业项目工作室、创业孵化中心四大主体,包括孵化基地办公室、孵化基地指导服务工作室、创业典型培育指导工作室、创业项目投资洽谈管理工作室、服务咨询工作室、创业指导师工作室等其他方面。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预计项目建成后,年孵化小微企业50户左右。

03  就业创业信息化建设提升项目

整合就业领域各项管理和服务业务,一次性将就业失业登记、创业担保贷款、就业资金管理、就业援助、人力资源服务、职业培训、职业鉴定评价、农民工工作、劳动关系、失业保险、劳动人事仲裁、劳动监察、劳务工作等十余个就业相关业务延伸到基层街道、社区。打通就业领域所有业务与公安、市场监管、统计等部门信息交换障碍,通过创建信息接口,开放有效网络终端,提供各种信息交换路径,实现信息交换畅通无阻,信息运用灵活有序,切实做到“不来即享”,使就业工作全程信息化运作,达到信息资源库动态可控、信息数据动态管理、业务结果动态可查、数据统计自动实现。

04  平凉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项目

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吸引社会资本合作,谋划建设平凉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内容涵盖零工市场、省外劳务代理办公区、省内人力资源服务区、县(市、区)人力资源服务办事处、人力资源市场业务备案核查区、人才档案代办管理服务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中办公区等区域。预计通过人力资源服务、劳务输转、职业培训增值服务和项目创新带动,每年带动就业1000人左右。

05  平凉市民办技工学校项目

动员社会力量,创办1所以紧缺型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实训为一体的全日制中等技工学校。学校立足平凉、面向陇东、辐射全省及周边省市,突出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突出技能实训。结合平凉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开设机电、焊接技术、旅游、现代服务业、智慧农业等专业。建立企校一体、产教融合办学制度,面向初中毕业生,降低招生门槛、采用弹性学制等方式,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06  崇信县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新建主体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框架结构实训车间1幢。以就业为导向,向城乡各类劳动者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培训机构等提供技能实训、竞赛、等级认定、创业培训、就业招聘等服务,为崇信县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管理型和复合型人才。

07  泾川县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三层框架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楼1幢。承担全县公务员和事业管理干部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进一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和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劳动力转移和实现技能就业的适应性,促进农民增收,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五、保障措施

“十四五”时期,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推动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落地。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规划实施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围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切实贯彻本规划的核心指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确保规划衔接有序、落实有力。加强对规划落实的组织领导,健全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领导机制、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适时开展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加强各业务领域之间、横向部门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政策协调、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积极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强化财力保障

强化各级政府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责任,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支出列入公共财政保障重点,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构建与事权相匹配的经费分级保障机制,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重大项目的实施。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健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各级财政预算中优先安排就业专项资金,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通过财税金融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加强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坚持依法行政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开展12333宣传、普法宣传月等活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推动健全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工资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地方性政府规章,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体系。严格规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行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行政许可审批和行政执法案件处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法治人社”建设。

加大宣传引导

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解读,将信息发布、政策解读与业务工作同步考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在传统媒介基础上运用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活动,主动向公众提供权威信息,增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策法规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同度。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新闻宣传工作。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管理。强化舆情管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十四五”时期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干部职工培训和考核工作,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满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层级不断下延、服务对象不断增多、工作总量快速上升的事业发展需求。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持续提高人社干部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着力打造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人社干部队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