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着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时间:2024-04-24 09:20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人社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近期,全市人社系统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全面系统学习,逐字逐句领悟,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计划通过承接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税收补贴四项政策,举办创业训练营、职业技能大赛、大型招聘三项活动,实施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三个项目,开展访企稳岗拓岗、就业服务提升、职业培训增效、合法权益护航四项行动,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近年来,全市人社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促进就业的部署要求,主动扛牢主体责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全市就业工作持续提质增效。一是坚持政策协同稳岗位,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紧盯利企惠民政策落实,实施援企稳岗行动,量身定制稳就业保就业“政策包”,深入开展政策宣讲,上门走访服务企业,面对面指导企业享受政策。打好社保就业助企纾困组合拳,公布政策申领清单,设立代办服务岗,扎实推进“直补快办”,通过数据共享和系统比对,直接将奖补资金发放参保企业。近三年,全市落实企业社保补贴等各类就业政策补贴5.0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二是加强就业帮扶促输转,就业质量持续提升。深入推进就业帮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全市通过包车、专列输送务工人员2.22万人(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36.78万人(次),组织化输转率达到84.63%。培育形成“静宁果农”“庄浪梯田人”等优秀劳务品牌,《“静宁果农”稳就业促增收助振兴》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十大创新案例”。转型升级乡村就业工厂(就业帮扶车间)267家,吸纳带动就业7591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39万个,实现了特殊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三是增强培训实效提技能,就业结构持续优化。扎实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整合培训资源,突出就业导向,统筹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康养职业技能培训”“马兰花”等专项培训,深化产教研融合、校企合作,在用工量较大的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直接搭建培训平台,通过“老带新”“师带徒”,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聚焦重点产业链建设,制定《平凉市重点产业链职业技能提升实施方案》,举办重点产业链职业技能大赛14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15万人(次),建成民办技工学校2个,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四是突出双创带动激活力,就业渠道持续拓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扶持创新创业,依托创业孵化基地,综合运用场地租金、水电费减免政策,支持返乡农民工、青年大学生自主创业,建成省级创业孵化基地5户、市级45户。纵深推进“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连续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成果展示推介会,培育了一批创业新秀、创业达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简化经办流程,缩短放贷时间,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0.6亿元,带动就业1.17万人。五是提升服务质量保重点,就业底线持续兜牢。建成平凉劳务市场和7家零工市场,开办“周五人才集市”,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协同联动服务链条,不间断提供职业介绍、岗位推介等就业服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98场次,达成就业意向2.1万人。扩大政策性就业规模,统筹实施“三支一扶”、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就业项目,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加强就业援助,对就业困难的重点群体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