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织密“制度网” 下好“就业棋” —泾川县多向发力推动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增效
就业是民生之本,资金是保障之基。今年以来,泾川县紧扣“精准施策、高效服务”主线,以规范就业补贴资金管理为切入点,从制度完善、靶向培训、金融赋能等方面发力,构建起全链条、全周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稳岗扩就业的强劲动能。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筑牢资金管理“防火墙”。坚持“制度先行、规范运作”的原则,对照《甘肃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全面梳理完善现行就业补助资金补贴制度,重新修订了《泾川县城镇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细化完善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企业吸纳重点群体社保补贴等8类补贴申报条件、审核标准和发放流程,明确6项负面清单,从制度上杜绝资金违规使用风险。建立“日常监管 + 专项抽查 + 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监管体系,联合财政、纪委部门开展季度专项抽查。1-6月份,共审核发放各类补贴资金845.31万元,联合部门抽查3次,抽查覆盖率52.8%,确保各类就业补贴资金规范使用。
二是靶向技能培训,打造就业提升“加速器”。聚焦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技能短板,构建“需求摸底--课程开发--精准培训--跟踪服务”培训模式。深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开展就业市场需求调研,结合县域产业链,动态开发无人机驾驶、电商直播、挖掘铲运、养老护理等6个热门专业课程,确保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开展定制化培训29期,培训学员1175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30%以上。建立“培训+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对参训学员进行就业回访,针对未就业人员开展就业岗位推荐,切实提高培训实效性。
三是强化金融赋能,激活创业带动“倍增器”。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联合县内6家金融机构推出“创业担保贷”“青创贷”等专属金融产品,将个人最高贷款额度提升至30万元,中小微企业额度提高到400万元,贷款利率下调至市场基准水平的80%。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实行“一窗受理、联合评审、限时办结”,将贷款办理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内。建立创业项目库,对入库项目提供“一对一”融资对接服务,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22万元,扶持71名创业者成功创业,带动就业210人,实现“一人创业、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同时,加强贷后跟踪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确保贷款回收率保持在99%以上。
下一步,泾川县将持续深化就业领域“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补贴资金“免申即享”机制,推动就业服务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以更精准的政策、更高效的服务、更有力的保障,全力打造就业创业服务新高地,为稳就业保民生注入更强动能。
下一篇: 【泾川】精准代缴筑牢养老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