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社局“四个强化”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质量稳步提高

  • 时间:2023-12-27 10:58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人社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为切实提高全县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县人社局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抓手,围绕脱贫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强化摸底排查,严把学员“需求关”及时印发培训需求意向摸底调查文件,组织动员乡镇、街道及相关企业进行了大范围培训需求摸底,通过同各类数据比对,精准建立“就业意愿需求清单”,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培训意愿,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实际,2023年,共设置了电工、中式面点师、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创业培训等多个技能含金量高、就业待遇好、岗位需求紧缺、群众参训意愿强的培训工种。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6期3189人,占年培训任务1900人的167.84%。

强化培训监管,严把培训“质量关”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确定师资力量强、培训经验丰富、群众口碑好的培训机构承担本年度的培训任务。采取“日常抽查+随机抽查”的方式,加强对每期培训班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并在每期培训班结束后,严把考核验收、及时总结经验和弥补不足,不断督促培训机构从学员精准、师资配备、课堂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加强提升,保证培训的规范性、真实性、有效性,通过以训促训,切实提升培训质量和实效。

强化补贴管理,严把资金“风险关”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审核拨付培训补贴资金,培训机构培训结束后,在规定时间内向县人社局提交书面申请并报送培训资料,指定专人审核并逐级召开会议研究通过后,报县财政局按规定将补贴资金直接拨入培训机构开立的银行账户,全过程保障补贴规范使用,培训资金实行专账管理,切实保障资金安全和使用效能。

强化后续服务,严把培训“效能关”按照提供1次职业指导、推荐至少1个适合的岗位信息的工作要求,做实“就业需求”和“岗位供给”两个清单。培训期间给学员推送就业信息,通过推行“培训+输转+就业+增收”一体化机制,进一步提高参训人员的就业率。定期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参训学员后续就业情况,不断加强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对有就业意愿但尚未就业的,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持续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输送服务,从而提高参训学员整体就业率,促进家庭增收,切实增强以培训促就业的实效性。(撰稿:信海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