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劳鉴“三个关口” 推动劳鉴“三化建设”

  • 时间:2024-05-30 10:56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人社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2024年,为深入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平凉市人社局本着“鉴定程序规范化、鉴定依据标准化、鉴定工作人性化”的要求,严把“三关”,依法依规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目前共组织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113人,配置和更换辅助器具鉴定2人,延长停工留薪期7人。

一、严把程序关,在规范鉴定上出实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严格按照《平凉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规程》、《甘肃省职工因病或非因工伤残劳动能力鉴定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及时调整优化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以“确保程序合法”和“放管服”便民改革为总要求,对鉴定资料进行严格审查,确保鉴定资料规范统一、鉴定标准运用统一、鉴定文书书写统一,促进我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二、严把时限关,在提速鉴定上见实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工作实际,每月组织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清理取消劳动能力鉴定过程中工伤认定决定书、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重复提交的证明材料,实行内部资料内部核查,简化程序,压缩时限,3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提高鉴定质量。

三、严把质量关,在提质鉴定上下实功。坚持依法行政与便民利民相结合,即严格规范,又优质高效。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平凉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规程》的要求,在市纪委派驻市人社局纪检监察组全程监督下,从平凉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5名医疗卫生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工伤职工劳动能力进行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医疗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并及时召开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议,依据专家组意见作出鉴定结论,保证了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质量和准确率。(撰稿:朱艳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