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陪你一起坐看云卷云舒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柳娜/文 )“若九春三秋,天景清丽,必有素雾自山岊起。须臾粉堞青甍,弥亘数里,楼殿轇辐,花木焕烂。数息中,雾势漫散,不复见矣。”在唐代著名文学家皇甫枚所作的《三水小椟》里,崆峒山的烟云如梦似幻,生于谷,漫于空,薄如纱,行无定,最是寻常,也最是自由。
今年的仲秋,细雨绵绵,不绝如缕。崆峒山氤氲在茫茫雾气之中,再现云海奇观。从山巅俯瞰,崆峒山云山相接,群峰隐现,烟雾迷离,望驾山、皇城、雷声峰、南台、棋盘岭、香山,这些平日里耸峙的山峰,都化成了云海中的孤岛,小舟一样,在浩瀚无际的涛涛云海上浮浮沉沉。雪白的云团如海浪一样在空中翻滚着,浩瀚而恣肆。
崆峒的烟雨迷濛,崆峒的万千气象,被历代文人在诗词中反复吟咏。
“丹灶烧残檞叶烟,濛濛细雨洒风前,广成仙子今何在?留得崆峒一洞天。”
“半岭高标几洞天,氤氲非雨亦非烟。丹砂不散千年火,化作青空片片悬。”
“鬼斧登青黛,轩辕黄帝碑。一唱崆峒曲,满山烟雨来。”
“一片空朦晓欲流,许多岚翠拥峰头。尚留王气瞻銮驾,无数仙城幻石楼。缥渺浑疑蓬岛境,萧疏恍入洞庭秋。山中谁系苍生望,愿作甘霖遍九州”……
古人观云,不在云,而在心。那是“丹灶烧残檞叶烟”“氤氲非雨亦非烟”的渺渺仙气,是“满山烟雨来”的空灵之境,是“山中谁系苍生望”的家国忧思……
穿越时空的崆峒,依然如昨,云山雾罩中,仿若写意的水墨画,空灵迷濛。如果说山是静态的画面,那么云海便是飞扬灵动的渲染,让静默僵滞的笔致,有了笔走龙蛇的轻灵和飘逸。飞旋、腾跃、回转、曲折……虚实相间之间,呈示了宇宙万物内在的韵律和节奏。
石阶之上,黄帝向广成子求道的身影若隐若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崆峒崆峒,空空洞洞,云端深处,仙踪杳杳,任凭凡人在红尘中翻滚、浮沉、试炼,在一道道艰难的人生考题中洞悉“至道”之幽微。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苍茫云海,仿佛人生这场梦幻泡影,仿佛那个来了又走的人。“回首来路已茫茫,行行更入茫茫里。”总以为时间漫漫,总以为后会有期,等到转身,已是天涯。强悍的命运之下,没有什么可以跨越时间,跨越阻碍,跨越梦境现实。梦如云海般消散,独剩怅然。
其实,云散云收,聚散离合,不过是命运的一体两面。荣枯有数,得失难量,唯有接纳,才能释然。闲来静处,坐看云起,且饮一杯,替我们说出那些如鲠在喉的万语千言。
烟雨崆峒,风里有诗,云里有歌,有生生不息的气脉。无边秋雨中,不妨来此山中,唱一首崆峒曲,任烟雨浩荡而来,为生命引领出一片更高渺更自由的天地。
烟雨时节的崆峒山宛如仙境。(图均为黄蔚林摄)
上一篇: 高速公路错峰返程通行更顺畅
下一篇: 我市1户建筑施工企业晋升一级资质